一场金融与地缘政治的暗战正酣。特朗普政府挥舞着“次级关税”的大棒,意图切断俄罗斯的能源生命线,打击中国、印度和土耳其这三大俄罗斯能源出口市场(占据80%份额)。然而,这出精心策划的“连坐”戏码,却面临着意想不到的挑战。
山东一家民营炼厂老板最近接到美国客户的“原油溯源证明”要求,这正是“次级制裁”的毛细血管式渗透:凡是与俄罗斯石油产业链相关的企业,都将面临100%的关税。更狠的是“穿透式稽查”:经由马来西亚转口的中国机电产品,如果被认定参与了俄罗斯石油资金链,则将面临25%的关税和40%的转运罚金。长三角港口已出现连锁反应,中远海运集装箱在孟买港被扣留检查,中石油跨境支付延迟超过72小时。然而,上海自贸区仓库里,人民币计价的俄罗斯石油期货合约却暴增300%,区块链结算系统昼夜运转。“去美元化”已不再是口号,而是迫在眉睫的生存刚需,一场金融暗战已短兵相接。
莫斯科交易所的反应更是出人意料:特朗普发布通牒的第二天,股指不跌反涨2%。俄军总参谋部已向普京密呈报告:50天足够发动顿巴斯总攻。战场时钟与谈判倒计时同步滴答,这究竟是哪一方在给对方设局?
展开剩余75%俄罗斯早已未雨绸缪。加密货币结算通道暗流涌动,远东输油管道直通越南和马来西亚。当美国议员格雷厄姆叫嚣500%关税时,俄罗斯石油正通过“幽灵船队”绕道霍尔木兹海峡,原油贴水已扩大至每桶8美元。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更是放言:“2025年东南亚市场份额要翻倍”。讽刺的是,特朗普政府自己也与俄罗斯企业暗中合作,美俄稀土联合开发远东矿产的密约至今锁在戴维营保险柜里。
特朗普的如意算盘究竟能不能打响?美俄贸易额早已萎缩至35亿美元,区区100%的关税对俄罗斯而言,不过挠痒痒。真正致命的,是瞄准中印土三国的“连坐”条款。俄罗斯2024年预计从石油天然气贸易中获得2824亿美元的收入,其中33%来自中国,25%来自印度,22%来自土耳其。如果三国屈服于美国的压力,普京的战争机器将瞬间断油。然而,这些国家哪个是好欺负的?
中国已经成为俄罗斯原油最大的进口国,占比达20%。中俄能源管道如同钢铁动脉,从西伯利亚直供中国东北工业心脏。美国若对华加征100%关税,中国炼油企业的成本将大幅飙升,汽油价格可能突破10元/升。更危险的是金融风险,昆仑银行等中资机构可能面临美元清算和冻结,中俄之间35%的人民币结算体系也面临狙击。中国外交部冷然回应:“合作不受第三方干扰”。拉夫罗夫随即飞抵北京,双方连夜签署了能源保障密约。
印度总理莫迪的怒火也在贸易战场上燃烧。年初,特朗普曾威胁对印度商品加征26%关税,如今又追加100%的“次级税”。印度商务部强硬回应“将从实力出发反击”,反制措施包括限制美国企业在印度的投资以及禁止销售美国农产品。华盛顿不得不有所顾忌:如果将印度逼向中俄阵营,其印太战略将彻底失败。毕竟,俄罗斯原油占印度进口总量的38%,莫迪怎能为了白宫的面子牺牲民生?
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则手握两张王牌:掌控黑海海峡航运命脉,并在俄乌之间巧妙周旋。土耳其50%的天然气依赖俄罗斯管道,如果美国逼迫土耳其断供,埃尔多安很可能会向普京敞开博斯普鲁斯海峡,北约内部的裂痕可能比制裁更快出现。
欧洲盟友的态度也耐人寻味。吕特接过特朗普提供的17套爱国者导弹军援方案时,笑容略显僵硬。美国承诺提供导弹,条件却是欧洲自掏腰包。德国、芬兰等七国被迫签单,但在提及“次级制裁”时却集体失声。匈牙利40%的天然气依赖俄罗斯管道,德国工业的命脉也与俄罗斯石油深度绑定。泽连斯基虽然在推特上热情洋溢地感谢美国,但私下却焦虑地向白宫追问:“50天后如果俄军未停火,欧洲真的会实施制裁吗?” 答案在布鲁塞尔闭门会议上揭晓:欧盟委员会紧急修订了“次级制裁豁免条款”,为匈牙利等国留下了后门。当美国挥舞大棒时,盟友们早已准备好了缓冲垫。
这场博弈的最终结果仍未可知,但可以肯定的是,特朗普的“次级关税”计划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,它引发的是一场复杂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对抗,其影响将远超能源领域。
"
发布于:四川省华盛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